如何鑑別天然與人造珍珠

     有經驗的珠寶商往往是具有驚人的敏銳感覺,有人這樣認為往往這種感覺會達到或超過現代測定
     儀器的性能。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十分不易理解的。現在我們介紹幾種簡單而又容易掌握的方法
     
     (1) 直觀法
       鑑別品若是項鍊,珍珠的鑽孔處明顯粗糙。或常見薄層剝落者多數為人造珠,或者用細鋼針在
       孔口處輕輕撥動,也會發現薄層容易分離脫落,這是人造珠的表層涂膜與珠核的附著不夠緻密
       所造成。而真珍珠就絕少有這種現象,縱然孔口偶爾發現分層,它的珍珠層也比人造珠的
       塗膜層厚得多,同時人造珠塗膜的剝落處就十分清楚地看到珠核,而真珍珠看到的只是多層
       重疊的塊狀結構
       
       同是項鍊,人造珠與真珍珠在光澤、顏色、形狀方面直觀上也是一樣的。光澤、顏色、形狀
       非常統一和完美者則多數是人造珠,真珍珠無論如何在一串項鍊中經仔細觀察總會辨別出某些
       毛病或不統一的地方,諸如顏色與光澤的個體差異等
       
     (2) 感覺法
       通過手感,真珍珠比人造珠涼快,特別在夏天;用手輕搓或用牙沿輕磨,感覺光滑者為人造珠
       有肌裡凸凹者或牙沿感覺有碰嚼細砂者為真珍珠;人造珠的塗膜與真珍珠表面的珍珠質的軟硬
       也有明顯的區別,在用手與牙沿搓柔或輕的碰撞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當然這需要初涉珠寶
       行業者的不斷實踐才會有深刻的體會
       
     (3) 放大鏡觀察法
       用 10 倍放大鏡仔細觀察真珍珠的表面,就會看到鈣質結晶的成長狀態,好似沙丘被風吹的
       紋狀,產生迴旋的線條現象或其它的生物肌裡紋狀;如是人造珠則沒有成長紋,只好像看到
       雞蛋殼表面那樣的裝塗面,多數是高高低低的粒狀面,沒有任何生物肌裡
       
     (4) 紫外線熒光法
       真珍珠在紫外線下都會產生淺黃或淡白色的熒光,這是由於珍珠層中的蛋白質等所致,這種
       熒光與珍珠的顏色有關,白色系珍珠明顯,黃色系珍珠少。在一般情況下人造珠不會產生熒光
     
     某些高級人造珠往往在塗膜中加入熒光劑,儘管這種料在紫外線下不發出熒光,但珠核的表面還是
     發出很微弱的熒光,因為多數珠核是用貝殼加工的,而貝殼與珍珠質往往都屬同類的物質。但這種
     微弱紫光的特點是紫色中帶有淡淡白色,如果把紫外線調成比它短的波長則紫外線被塗膜吸收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看到熒光


                              資料來源:彩寶網 圖文影像整理:ER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storJewelry 的頭像
    CastorJewelry

    CastorJade - 佳仕達國際珠寶

    CastorJewel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