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文化的興起

     翡翠的色絢麗多姿,是任何一種其他玉種都無法比擬的,不僅更加適合於加工成各種首飾而且
     也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對顏色的喜好;此外,翡翠的玉質也是晶瑩剔透,極其優秀
     所以在滿足人們對玉德的不能捨棄堅持信奉的同時,人們還欣喜地發現翡翠的嬌艷華美。於是
     一時間翡翠成為上至宮廷以慈禧為首室極力推崇的珍寶,富商大賈們也紛紛以此來炫耀自己
     做為自己身家地位的象徵。趙汝珍在《古玩指南全集》中指出慈禧有不少價值連城的翡翠首飾
     翡翠佛像和擺件。同時隨著加工工藝的提高,多姿多彩,美妙絕倫的玉飾物越來越成為玉文化的
     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風格也一改沉悶保守而展示著雍容華貴,翡翠飾物順應時代的需要很快占領
     玉壇主角地位,傳統的玉文化在轉型後呈現出繁榮的景象。這裡以慈禧為傑出代表的廣大的熱愛
     翡翠的前人為這個階段翡翠文化的興起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玉文化的平民化發展也使得翡翠
     自興起就比起歷史上其它玉種具備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
     
     我們知道自清以來中國所用的翡翠大都來自緬甸,所以翡翠文化,尤其是早期翡翠文化和傳統
     玉文化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還要考慮獨特的地理位置增添的那一部分內涵,傳統玉文化思想所遭受的
     衝擊並不會束縛住玉文化的發展,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社會思想的變遷,佩玉飾玉人群的
     變化和壯大,以翡翠為主的玉文化在廣大人民的熱愛下充滿了人情味,更為豐富和繁榮起來
     可以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封建禮制面臨著衰敗和傳統玉文化所面臨的挑戰,都是勢在必然
     在這個時候,傳統玉文化保存下去的必由之路就是在轉型中求發展。而轉型不是意味著全盤否定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禮制中有很多值得保留和吸取的精華,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玉文化既是其中之一。摒棄了文化中不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東西之後,在新的社會文化土壤中
     還會再次生花結果。翡翠文化的應運而生,促進了傳統玉文化的成功轉型和再發展。轉型之後的
     玉文化不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玉文化,而是真正成為百姓的玉文化,成為一種民俗文化
     具備了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翡翠的優越的自然物理特性直接決定了其發展前途,這也是翡翠飾物文化的物質基礎;另外從
     象徵符號學角度來說,翡翠所具備的能指的潛力實在是以往所有玉種所不能及的。翡翠實現了
     玉德玉符並重,具備了使玉文化由上層文化發展為民間文化或民俗文化的要素,順應了時代的
     發展要求,這是最根本的原因。這樣我們就不難看出為什麼從清朝開始玉飾物文化向著繁俗的
     特點開始了極大的轉變,翡翠飾物的盛行更加促進了玉文化的平民化發展。此時的玉文化傾向
     玉色玉德並重,一反傳統禮制中的重德不重色的理論。翡翠飾物德符並重豐富了玉文化的象徵
     符號意義系統。可以說在文化審美的同時,人們開始更重視一些表面的藝術的審美。一方面翡翠
     自產地的大量供應使得在量的需求上在清代已有保證,另外一個重要一方面是翡翠的礦物性質
     決定了它一定會從這個時期開始被人們所珍視並利用


                              資料來源:彩寶網 圖文影像整理:ER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storJewel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